孩子们的生活本应该无忧无虑,快乐美好。然而,近年来一批色泽鲜艳、防腐剂超标的“三无”产品、“五毛”食品,以及过期后仍然在售的商品悄然出现在校园周边,危害孩子们的健康。
让孩子们的童年不受“污染”,刻不容缓。
多地报道小学生误食“水晶泥”案件
今年以来,全国各地的多家媒体陆续报道了有小学生误食“水晶泥”中毒或因玩耍“水晶泥”引起身体不适的新闻。“水晶泥”是一种质地像果冻的玩具,色彩艳丽、质地柔软,可任意揉搓成各种形状,很受小学生的喜爱,也是校园周边各商店的热销商品。但令人后怕的是,这种看似无害的玩具,制作材料中含有硼砂,它是一种用来生产消毒防腐剂的原料。儿童在玩耍“水晶泥”的过程中,如果皮肤破损处或者口鼻粘膜接触到硼砂,它将很快被人体吸收,进而引发不适甚至中毒反应。
检察官展开暗访 检察建议促监管
凭着未成年人检察官办案的敏感性,姑苏区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部检察官立刻意识到,尽管姑苏区暂时还没有出现相关案件,但这一现象也可能存在。于是,5月底,检察官们着便装分头来到辖区内多所小学周边的文具店、玩具店等探查情况。果然,在多家店铺均发现了“水晶泥”以及其他“三无”儿童玩具产品,可能危害未成年人身体健康。
收集固定完相关证据,姑苏区人民检察院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出一份检察建议,督促其加强对学校周边销售产品的监督检查,依法履行其行政职责。
收到检察建议之后,姑苏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高度重视,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为期一个半月的玩具类儿童用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活动,调查全区43所小学周边140家商铺的销售情况,同时对钱万里桥小商品市场、金门小商品市场内批发、销售儿童用品的商铺进行集中检查,共查处违法物品数十件。
整治活动回头看 校园科普不停歇
为进一步检验整治活动的成效,7月6日上午,姑苏区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部与市场监督管理局质量管理与监督处联合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复查工作。复查小组相继走访了沧浪新城、南环等学校等周边商铺,走访发现整改情况总体较好,校园周边产品质量问题得到较大改观。
一直以来,姑苏区人民检察院未检部检察官多次走进辖区内校园,给在校师生讲述法治健康课,以提高未成年人识假辨假和安全消费的意识及能力,并鼓励大家对“三无”产品及其销售者进行投诉举报,共同打造安全健康的校园及周边环境。
同时为进一步呵护孩子,守护中国的美好未来,姑苏区人民检察院将与姑苏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建立联席会议和线索移送机制。这样一来,检察机关能及时获取食品药品安全、产品质量等领域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违法信息,并通过提前介入重大执法行动对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方面实现动态监督。同时,在打击违法和普法宣传等方面,双方也将进行充分合作,共同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今日检察日报法制新闻版面报道我院的相关举措)